新华信用北京5月19日电(冯钰林)秦皇汉武封疆拜日之地,唐代中日韩海上贸易枢纽,神奇的北纬37度黄金海岸……作为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山东威海荣成市挥动信用画笔,不断延展信用监管在文旅行业应用触角,一幅“信用+文旅”新型监管格局的千里长卷正加速绘就。
“信用+文旅”新型监管格局逐步构建
(资料图)
2012年,荣成市在全国县级市率先启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把信用建设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抓手,综合信用指数连续多年领跑县级市,荣获全国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和全国守信激励创新试点市。荣成市将文化和旅游工作各领域、各环节与信用结合,摸索出一条“以信用促服务、以信用提效能、以信用惠民生”的新路,逐步构建起“信用+文旅”新型监管格局。
入选国家级试点,得益于荣成良好的信用体系建设基础。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荣成市通过启用文旅市场信用监管系统,出台《荣成市文化和旅游领域信用管理办法》,建立文化和旅游领域“红名单”和“严重失信名单”等制度措施,充分发挥信用建设推动文化和旅游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作用。“志愿服务+创新激励”模式在群力群策共建信用的同时,进一步让“信用有价、守信受益”的理念深入人心,营造了良好的社会风气。
“信用+服务”模式全面激活文化和旅游市场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荣成市依托信用惠民和志愿服务制度化两大特色优势,创新“信用+服务”模式,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文旅信用福利”涉及餐饮住宿、娱乐场所、影院演出等多方面,全面激活文化和旅游市场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信用激励政策全领域拓展,打造“信用惠民”良好口碑。讲诚信免费畅游景区,阅读、住宿享优惠……生活在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的荣成,讲诚信能享受到很多福利。为进一步推进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荣成市将信用激励全面拓展至文化和旅游行业各领域,推出“信易游”“信易阅”“信易学”“信易宿”“信易唱”“信易看”六大类18项信用激励政策。近年累计接待全国500多个城市、部门参观调研,30多个地方复制荣成市信用体系建设模式。截至2022年10月,“信易游”激励人群突破1.5万人次,为守信市民减免门票费用超过120万元,营造了荣成景区“信用惠民”的良好口碑,在疫情反复的背景下拉动荣成市旅游市场平稳发展。2022年旺季以来,累计接待游客160.07万人次,景区旅游总收入7587.16万元,与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分别增长22.99%和17%。
文化和旅游行业信用管理“荣成经验”获全省推广。在2021年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监管培训班上,荣成市文旅局作了题为《提升服务信用赋能 荣成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的经验分享,是本次培训班唯一作典型发言的单位。荣成市文旅市场信用监管平台整合信息归集、信用评价、信用公示、信用奖惩、结果运用等功能。截至2022年10月,全市300余家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及2000余名从业人员全部纳入平台监管,累计归集市场主体基本信息、信用信息、奖励与处罚等监管信息1347条。
“信用+志愿服务”织起文化和旅游服务“一张网”。荣成市打响了“浪花飞扬”文化志愿服务品牌,形成了涵盖105支文化志愿服务团队和1.2万文化志愿者的荣成志愿部队。广大文化志愿者以市镇村三级文化阵地为支撑,按照“专业团队精准配送、城区团队重点下沉、镇村团队自我服务”的思路,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万场次,构建起文化志愿服务“全市一张网”,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年受益群众20多万人次,荣成“三渔”志愿服务项目获评省级文化志愿服务优秀品牌项目。
强基固本强化应用是构建“信用+文旅”新型监管格局的关键
“信用+文旅”新型监管格局的构建离不开荣成市对于制度体系、平台数据的打磨修炼,以及在此基础上回应民生诉求的应用创新。按照“夯实基础、数据归集、平台支撑”思路,荣成市完善信用监管大数据分析平台功能,提升信用监管数据化、智能化、精准化水平,将民生诉求处置情况纳入对文化和旅游企业信用管理评价范围,倒逼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勤练“内功”。
强基固本是推动“以信用促服务”发展的前提。荣成市成立文化和旅游行业信用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设立市场管理科为行业信用管理专职科室,负责文化和旅游领域信用建设顶层设计和具体推进;出台《荣成市文化和旅游行业信用管理办法》《荣成市文化旅游信用承诺实施办法》《荣成市文化和旅游局“信易游”实施方案》等配套文件,明确信息归集、信用评价、信用公示、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结果运用等内容,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信用监管大数据分析平台功能的健全则为精准监管创造了更多可能。通过推行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亮码经营、信用风险提示、差异化信用监管、分领域信用承诺等措施,荣成信用监管数据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主抓信用惠民难点问题,信用评价结果应用和精准差异化信用监管倒逼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勤练“内功”,信用效能由此提升。荣成市是国家“双减”试点地区,聚焦艺术类培训机构监管这一制度缺位的民生难题,荣成市创新探索信用监管手段,将全市重新登记审批的培训机构、管理人员等主体全部纳入信用监管范围,签订规范办学承诺书和信用承诺书,建立电子信用档案,作为后续信用评价、联合奖惩、“红黑名单”发布的重要依据,有效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同时实行精准差异化信用监管,加大失信主体检查力度频次,建立文化和旅游行业“严重失信主体”制度,定期在市级社会信用新闻发布会公布,以此倒逼文化和旅游企业守法经营。
标签: